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纳米t-PA基因载体涂层支架对犬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和支架再狭窄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家犬22只制作冠状动脉内膜损伤模型后,立即随机分为观察组12只和对照组10只,分别置入载纳米t-PA基因涂层支架和裸金属支架.术后动物均不用抗凝治疗.两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2、4、8周取血检测t-PA和D-二聚体含量,术后8周行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后处死动物,苏木素-伊红染色法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局部血管腔内血栓形成、支架内血栓形成和血管壁病理改变.结果 两组术前血液t-PA、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置入支架后1、2、4、8周t-PA、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支架置入术后8周观察组支架管腔丢失、内膜增生面积、内膜增生容积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8周肉眼及显微镜下观察,对照组支架冠状动脉内膜明显不规则增厚,内膜中增生细胞不规则,排列紊乱,细胞间基质堆积多,见散在炎性细胞.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支架冠状动脉内膜明显变薄,内膜细胞多为长梭形,PCNA阳性细胞少;对照组血栓形成率100%,观察组血栓形成率16.67%,两组血管支架内血栓形成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米t-PA基因载体涂层支架可有效携带和释放药物,抑制术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
推荐文章
靶向转纳米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基因预防兔动脉支架血栓的形成
支架术
血栓形成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白蛋白纳米粒
超声微泡
白蛋白纳米-基因涂层支架的研制及其抗血栓作用
基因涂层支架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白蛋白纳米粒
血栓形成
冠状动脉支架表面涂层材料对置入效果的影响
冠状动脉内支架
表面涂层
血栓
再狭窄
生物材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米t-PA基因涂层支架对犬冠状动脉损伤后血栓形成和再狭窄的影响
来源期刊 山东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支架置入术 冠状动脉 血栓形成 纳米t-PA基因载体 涂层支架
年,卷(期) 2019,(34)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48,5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43.3
字数 31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66X.2019.34.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军 20 81 5.0 8.0
2 赵洪磊 10 17 2.0 3.0
3 周阳泱 7 54 3.0 7.0
4 梁新剑 9 6 2.0 2.0
5 章玲 10 30 2.0 5.0
6 曾碧媚 7 43 5.0 6.0
7 芦爱霞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支架置入术
冠状动脉
血栓形成
纳米t-PA基因载体
涂层支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医药
周刊
1002-266X
37-1156/R
大16开
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24-8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362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19929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