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搭载于风云四号气象卫星上,为了使其实现高精度定量化遥感,其上配备了星上定标装置.该装置主要是引太阳漫射板(SD)反射的太阳光作为标准辐亮度源,太阳漫射板反射率衰减监测仪(简称比辐射计)定期监测漫射板反射率的变化.主要介绍了比辐射计的工作原理,并针对在轨返回的数据特点建立了太阳漫射板双向反射分布函数衰减因子计算模型.数据表明:比辐射计探测器受到了温度的影响,其不确定度为0.165%/℃,比值监测的方式消除了温度的影响.计算了3个通道衰减因子的合成监测不确定度,第一通道的合成监测不确定度为1.48%(k=2),第二、第三通道合成监测不确定度为1.16%(k=2).结果 表明:比辐射计可以实现漫射板反射率的衰减监测.
推荐文章
太阳漫反射板衰减监测辐射计的设计及性能评估
太阳漫反射板
漫反射板衰减监测辐射计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星上定标
反射率测量技术研究的进展
反射率
单次反射法
二次反射法
多次反射法
多程室
光延迟线
精细度
损耗
折射率色散对空间硅太阳电池双层减反射膜反射率的影响
色散效应
加权平均反射率
减反射膜
空间硅太阳电池
智能优化算法
反演
光学传感器星上定标漫射板的特性测量
光学遥感
星上定标
漫射板
光学传感器
反射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太阳漫射板反射率在轨衰退监测技术研究
来源期刊 光学学报 学科 航空航天
关键词 遥感 星上定标 太阳漫射板反射率衰减监测仪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衰减因子
年,卷(期) 2019,(7) 所属期刊栏目 遥感与传感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3-380
页数 8页 分类号 V4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88/AOS201939.0728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黎明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45 347 11.0 18.0
2 汪伟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26 99 6.0 9.0
3 司孝龙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8 17 2.0 4.0
4 黄文薪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3 0 0.0 0.0
5 王戟翔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6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遥感
星上定标
太阳漫射板反射率衰减监测仪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衰减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学学报
半月刊
0253-2239
31-1252/O4
大16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上海800-211信箱)
4-29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761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3017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