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双季稻(Oryza sativa L.)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C、N含量对耕作方式的响应,该研究利用已进行12 a的包括翻耕+秸秆不还田(CT),翻耕+秸秆还田(CTS),旋耕+秸秆还田(RTS)和免耕+秸秆还田(NTS)的保护性耕作稻田定位试验,运用湿筛等方法测算了团聚体的构成与稳定性,C、N含量及其对土壤总C、N的贡献.结果表明:长期秸秆还田显著增加0~10 cm土层大团聚体比重,弱化翻耕、旋耕和免耕等不同耕法对表层大团聚体的差异化影响(P>0.05),但5~30 cm土层大团聚体随耕作强度的减弱有所提高.总体来看,稻田土壤团聚体以>2 mm粒径为主(占35.02%~64.44%),其C、N贡献率分别达52.12%和52.16%;秸秆还田有利于微团聚体向大团聚体的转化,外源C、N更多被大团聚体固持和保护.NTS在0~20 cm的>2 mm团聚体对土壤C、N的贡献率显著大于其他处理;土壤C、N含量与团聚体稳定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相比于CTS与RTS,长期采取NTS显著改善土壤C、N含量,促进大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对改善稻田耕层(尤其0~20 cm)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具有显著的效果(P<0.05).因此,采取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南方双季稻田土壤质量及农业生态持续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推荐文章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团聚体及微生物特性影响研究概况
保护性耕作
土壤团聚体
微生物量
微生物多样性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团聚体、微生物及线虫群落的影响研究进展
保护性耕作
团聚体
有机碳
微生物
线虫
保护性耕作对农田碳、氮效应的影响研究进展
保护性耕作
土壤肥力
土壤质量
土壤有机碳
氮利用
保护性耕作对太行山前平原土壤质量的影响
保护性耕作
土壤质量
土壤有机碳层化
S指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稻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碳氮含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农业工程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土壤 团聚体 耕作 秸秆还田 土壤碳氮 双季稻
年,卷(期) 2019,(24)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水土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3-120
页数 8页 分类号 S343.1|S343.2
字数 68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19.24.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海林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农村部农作制度重点实验室 69 2182 22.0 46.0
2 李超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农村部农作制度重点实验室 74 752 14.0 26.0
3 祁剑英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农村部农作制度重点实验室 4 16 2.0 4.0
4 王兴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农村部农作制度重点实验室 11 150 7.0 11.0
5 井震寰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农村部农作制度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4)
共引文献  (522)
参考文献  (3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5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7(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0(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6(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7(3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8(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9(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1(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2(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3(18)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4(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5(1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土壤
团聚体
耕作
秸秆还田
土壤碳氮
双季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工程学报
半月刊
1002-6819
11-2047/S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41号
18-5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403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39506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