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70余年前,一场考古正在山东临淄进行。伴随大量春秋战国时期的瓦当、石砖一同出土的,还有一块刻有“稷下”二字的石碑。这里就是创立于2300年前的稷下学宫,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在这里,形形色色的门派、五花八门的思潮、林林总总的知识,从四面八方汇集交聚,学者们写作、阅读、交流、辩论,各抒己见,百家争鸣,崛起了人类文明的奇绝峰峦。当时的中华文化,正是通过这样的阅读和思辨,完成了人类思想的一次重大突破。
推荐文章
书山有路“趣”为径
兴趣
欣赏
崇拜
孙过庭《书谱》的美学思想精神
求真精神
辩证精神
实践精神
大别山精神的形成要素研究
大别山精神
形成条件
中国共产党
斗争
试论钟理和的原乡意识
钟理和
原乡意识
原乡认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登攀书山,寻找精神的原乡
来源期刊 党的生活(青海)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春秋战国时期 稷下学宫 瓦当 百家争鸣 中华文化 石碑 山东临淄
年,卷(期) 2019,(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63
页数 1页 分类号 K87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春秋战国时期
稷下学宫
瓦当
百家争鸣
中华文化
石碑
山东临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党的生活(青海)
月刊
1673-6354
63-1003/D
西宁市城西区同仁路10号
56-8
出版文献量(篇)
14229
总下载数(次)
3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