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已成为阻止海岸带生态系统退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提供生态服务的关键措施.以长江口原生盐沼植物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为研究对象,选取崇明东滩新生滩涂湿地为研究区域,通过沿潮滩高程梯度的海三棱藨草植株斑块的移植实验,探究胁迫梯度假说和互惠理论(即种内的正相互作用)对长江口海三棱藨草种群恢复的指导意义.研究结果显示:(1)在一定的胁迫梯度范围内(潮滩高程2.0 m以上),增大种植斑块可以促进海三棱藨草的种内正相互作用,显著提高种植斑块的存活率和植株密度(P<0.05);(2)潮滩水文动力沉积条件与潮滩高程梯度密切相关(P<0.05),水文动力沉积作用对海三棱藨草定居和生长的胁迫随高程梯度下降而增强.潮滩高程2.0 m以下处强烈的水文动力条件干扰限制了生物-物理因素的正反馈作用.滨海湿地盐沼植被修复工作的成功率可以通过改进种植方式,增强种内的正相互作用得到极大的提高.研究可为开展大规模滨海湿地盐沼植被修复工程和提高生态修复效率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推荐文章
芦苇与海三棱藨草中重金属的累积及季节变化
潮滩
植物
重金属
季节变化
上海
海三棱藨草盐沼土壤环境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
海三棱藨草
盐沼
土壤环境因子
二步聚类法
时空分布
长江口九段沙湿地海三棱藨草生物量分配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九段沙
海三棱藨草
生物量分配
影响因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胁迫梯度假说和互惠理论的海三棱藨草种群恢复技术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滨海湿地 生态修复 海三棱藨草 互惠理论 水文动力条件 生物-物理相互作用
年,卷(期) 2019,(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33-4241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80430097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0)
共引文献  (80)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8(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滨海湿地
生态修复
海三棱藨草
互惠理论
水文动力条件
生物-物理相互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