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被动源勘探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较成熟的技术有:大地电磁测深法(MT)、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AMT)和高频大地电磁测深法(HMT).相对于人工场源探测技术而言,MT、AMT、HMT无需人工场源,而是采集天然场源信号.被动源电磁层析成像法(PEMT)勘探技术也是采集天然场源信号,但又完全不同于传统天然场源信号的概念,采集的是地球内部岩石非线性过程所产生的电磁脉冲辐射及辐射传播的信号;PEMT技术认为地球内部岩石受到挤压产生变形直至破碎,此过程产生电磁波扰动和声波信号,而这种"地球天然脉冲电磁场"是可记录的,通过数据快速采集、有效提取不同深度"地球内部性质和结构"信号和数据处理,能够刻划任意深度地球内部地质结构.基于此,陕西地矿集团有限公司给予48万元经费支持,对煤矿采空区、岩溶塌陷区、热力管道等不同已知目标体,开展了PEMT勘探技术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推荐文章
石油物理勘探技术及应用
石油
物理勘探技术
地震勘探
应用
井地联合勘探技术试验与地质效果分析
井地联合
数据采集与处理
储层
小井眼钻井技术在煤层气勘探中的试验研究
小井眼钻井
技术
煤层气
勘探钻井
研究
地质勘探技术及基础工程施工研究
地质勘探
基础工程
国土资源
施工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EMT勘探技术及试验效果
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成果 学科
关键词 被动源电磁层析成像法 勘探技术 试验效果
年,卷(期) 2019,(13) 所属期刊栏目 创新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3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25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72/j.issn.1009-5659.2019.13.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向光 1 0 0.0 0.0
2 赵炳坤 2 2 1.0 1.0
3 兰涛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被动源电磁层析成像法
勘探技术
试验效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科技成果
半月刊
1009-5659
11-4484/N
北京复兴路15号245室中国科技成果编辑部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187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624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