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V和Mo元素的添加以及热处理制度对轴承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采用SEM、XRD、EBSD和TEM等手段表征和测试了试验钢的微观组织、断口形貌、力学性能、显微硬度和冲击吸收能量,并计算了残留奥氏体的含量.结果表明,经贝氏体等温淬火处理后,相比于淬火+回火处理,不同试验钢的抗拉强度均高于淬火+回火处理,而显微硬度则相反,冲击吸收能量改善最为明显.经贝氏体等温淬火处理后,试验钢的断口具有孔洞聚合型断裂的特征,而经淬火+回火处理后的断口属于解理断裂;加入V和Mo元素后,残留奥氏体的含量均降低,并存在两种形态,一是分布于晶界处的块状残留奥氏体,平均尺寸在500 nm左右;二是分布在贝氏体板条间的薄膜状残留奥氏体,平均尺寸在100 nm左右.
推荐文章
含氮不锈轴承钢的热处理工艺研究
含氮不锈轴承钢
热处理
显微组织
热处理工艺对Cr12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等温球化退火
共晶碳化物
组织
性能
高速钢W6Mo5Cr4V2热处理工艺新探讨
高速钢
合金含量
热处理工艺
硬度
高淬透性轴承钢热处理工艺研究
高淬透性轴承钢
淬火
回火
硬度
显微组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热处理工艺对Cr-Mo-(V)型轴承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金属热处理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轴承钢 贝氏体等温相变 力学性能 微观组织 残留奥氏体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工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145
页数 5页 分类号 TG156.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51/j.issn.0254-6051.2019.06.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辉 烟台南山学院工学院 41 91 5.0 7.0
3 王军庆 烟台南山学院工学院 11 6 1.0 2.0
4 王志蒙 烟台南山学院工学院 5 5 2.0 2.0
5 丁丽娟 烟台南山学院工学院 7 2 1.0 1.0
6 李铸铁 烟台南山学院工学院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轴承钢
贝氏体等温相变
力学性能
微观组织
残留奥氏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金属热处理
月刊
0254-6051
11-1860/TG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18号北京机电研究所内
2-827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103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56013
相关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Shandong Province
官方网址:http://kyc.wfu.edu.cn/second/wnfw/shandongshengzirankexuejijin.htm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