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隔姜艾灸加耳穴压豆治疗脾胃虚寒型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纳入152例脾胃虚寒型连续呃逆时间≥48 h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76)和对照组(n=76).治疗组采用腹部穴位艾炷隔姜艾灸,肢体穴位艾盒隔姜艾灸,耳穴贴压采用王不留行籽;对照组口服加味丁香柿楴汤中药煎剂,观察两组1~10d呃逆疗效,治疗前和第10天失眠程度,并于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患者呃逆复发情况.结果:治疗1~10d两组呃逆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治疗第10天两组失眠程度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1.3%,对照组复发率为4.0%.结论:隔姜艾灸加耳穴压豆法治疗脾胃虚寒型顽固性呃逆,疗效与睡眠改善情况均优于口服加味丁香柿柿中药煎剂,且复发率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隔姜艾灸加耳穴压豆治疗脾胃虚寒型顽固性呃逆
来源期刊 中医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顽固性呃逆 脾胃虚寒证 穴位隔姜艾灸 耳穴压豆
年,卷(期) 2019,(9) 所属期刊栏目 针灸推拿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89-199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45.7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368/j.issn.1674-8999.2019.09.46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丽 118 275 8.0 11.0
2 田同德 22 82 6.0 8.0
3 冯顺丽 3 0 0.0 0.0
4 裴俊文 12 58 5.0 7.0
5 王绍霞 6 23 2.0 4.0
6 赵明月 7 2 1.0 1.0
7 刘红静 3 4 1.0 2.0
8 黄玉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9)
共引文献  (9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顽固性呃逆
脾胃虚寒证
穴位隔姜艾灸
耳穴压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学报
月刊
1674-8999
41-1411/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号
36-15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109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64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