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在干旱半干旱区,乔木比较稀疏或难以存活,灌木往往在植被群落中占有很大的优势地位,其生态功能及生态学意义尤其值得重视.浑善达克沙地疏林草地是沙地顶级植物群落,其中乔木稀疏分布,而灌木在沙甸以及沙陇背风坡呈密集分布.灌木在固定沙丘、改良土壤、提供栖息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其生物量组成也在沙地植被群落中占有很大比重.已往的研究中,灌木相比乔木通常处于次要地位,对灌木的研究尚不充分,灌木生物量的模拟方法亦多采用乔木生物量的模拟方法.然而灌木形态结构与乔木有明显差异,专门针对灌木的生物量模拟方法研究尚不多见.以6种沙地灌木为样本,基于异速生长模型,对比了若干地表测量指标对灌木生物量的预测能力,其中设计了一种更贴近灌木实际形态的圆台体积作为新的预测指标.研究结果表明:(1)在单因素指标中,相比高度和地径,冠幅与灌木生物量的相关性更强.(2)相比单因素指标,复合指标与灌木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更强.其中冠幅相关的复合指标更优于地径相关的复合指标.这预示着冠幅以及冠幅相关的复合指标对灌木生物量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3)圆台体积能进一步提高对灌木生物量的预测能力.相关分析和拟合评价结果显示,圆台体积与灌木生物量的相关性更强,拟合误差较小,并且对于不同的灌木种类,其相关性和拟合精度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这意味着圆台体积对于不同的灌木种类,均具有较好的生物量预测效果.因此建议,在灌木属性测量较为充分的情况下,圆台体积是更为理想的预测指标,而在测量不充分情况下,冠幅及其相关复合指标更适宜进行灌木生物量预测.研究结果最终建立了6种沙地灌木的圆台体积-生物量的异速生长模拟方程,为进一步研究沙地灌木的碳储量以及灌木在半干旱植物群落中的生态意义提供科学基础.
推荐文章
播期对浑善达克沙地青贮玉米产量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浑善达克沙地
青贮玉米
播期
地上生物量
生物量分配
中国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环境变化研究
生态
环境
浑善达克沙地
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
浑善达克退化沙地草地生态恢复试验研究
退化生态系统
沙地草地
自然恢复
社会经济
浑善达克
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幼苗更新空间格局
榆树疏林
幼苗更新
空间格局
空间关联
浑善达克沙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浑善达克沙地6种灌木生物量模拟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浑善达克沙地 灌木 生物量 模型 半干旱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5-912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80329063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所 86 2800 24.0 52.0
2 王锋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所 11 49 4.0 7.0
3 姜丽娜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17 119 7.0 10.0
4 李龙 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 28 165 9.0 12.0
5 姚雪玲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所 9 33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6)
共引文献  (141)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92)
二级引证文献  (4)
194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2(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3(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4(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5(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6(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1(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2(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3(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浑善达克沙地
灌木
生物量
模型
半干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