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文章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阴阳理论,借由《丹溪心法》保和丸阐发朱丹溪和合升降思想.首先,以“保和”为核心,揭示朱丹溪赋予此方和合保胃,调养一身之治则,阐述和填充了《丹溪心法》的内涵及作用;其次,进一步强调了保和丸基础方的地位,进而纠正一些学者的误区,描绘出了朱丹溪的变通施治,纠正了保和丸绝非“治一切伤食”的一概而论认识;最后,从基础、根源层面探析组方的合理性,进一步完善后世之“麦芽”乃画蛇添足的认识.最后明确了保和丸保胃气、和阴阳通道的基础方地位.
推荐文章
浅析《丹溪心法》中方剂"左金丸"
"左金丸"
《丹溪心法》
药理分析
《丹溪心法》治痰理论探析
《丹溪心法》
朱震亨
痰证
同病异治
《丹溪心法》治疗脾胃病方剂用药特点分析
《丹溪心法》
脾胃病
用药特点
数据分析
保和丸治疗小儿口疮
保和丸
口疮
食积证
小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丹溪心法》之保和丸刍议
来源期刊 中华中医药杂志 学科
关键词 丹溪心法 保和丸 保和 食积 麦芽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5-267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纪立金 124 457 11.0 16.0
2 陈丽斌 19 81 3.0 9.0
3 朱旭 3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丹溪心法
保和丸
保和
食积
麦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中医药杂志
月刊
1673-1727
11-5334/R
大16开
北京和平街北口樱花路甲4号
18-9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601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1407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