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在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宁夏盐池县,以农田为对照,以人工柠条林地、杨树林地和弃耕后自然恢复草地为研究样地,采用陷阱诱捕法,调查了退耕还林与还草4种类型样地的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旨在分析农牧交错带退耕还林与还草措施对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生态效应的差异性.结果 显示:(1)调查共获得地面节肢动物7目23科25类,其中优势类群为蜉金龟科和蚁科,其个体数占总个体数45.30%;常见类群13类,其个体数占总个体数49.17%;其余10类为稀有类群,其个体数占总个体数5.53%.(2)农田和草地生境的优势类群均有4个类群,而柠条林地和杨树林地生境的优势类群只有1个类群(即蚁科),但草地生境的优势类群种类组成完全不同于农田生境:优势度从农田的86.67%降为杨树林地的54.90%、柠条林地的63.16%和草地的61.70%.退耕还林还草后常见类群数及其优势度均呈现显著增加趋势.另外,4种类型样地生境中均无稀有类群.(3)退耕还林与还草仅对地面节肢动物类群数和Shannon指数产生显著影响(P<0.05),而对个体数和优势度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地面节肢动物类群数和Shannon指数均表现为草地最高,杨树林地次之,农田和柠条林地最低.(4)不同生境类型样地间Jaccard指数均较低,介于0.13-0.39之间,属于不相似或中等不相似.(5)偏RDA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和总氮含量是影响地面节肢动物群落个体数分布的关键驱动因子.研究表明,退耕还柠条林地和弃耕后自然恢复草地对土壤性质改善均具有显著影响,并且弃耕后自然恢复草地更有利于节肢动物多样性的恢复.
推荐文章
玉米秸秆还田量对黑土区农田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玉米秸秆还田量
地面节肢动物
土壤环境
退耕还林对地面蜘蛛种群的影响
退耕还林
陷阱法
地面蜘蛛
活动密度
群落稳定性
转BADH基因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转BADH基因稻
节肢动物群落
多样性指数
均匀度
优势集中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北方农牧交错带退耕还林与还草对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地面节肢动物 退耕还林还草 群落结构 农牧交错带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53-1663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80201028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静 宁夏大学农学院 33 85 5.0 8.0
2 赵娟 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5 32 3.0 5.0
3 刘任涛 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6 519 14.0 20.0
4 罗雅曦 宁夏大学农学院 7 21 3.0 4.0
5 常海涛 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 21 3.0 4.0
6 刘佳楠 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7 2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62)
共引文献  (652)
参考文献  (3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3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7(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8(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1999(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2(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3(2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4(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5(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3)
2006(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7(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8(2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9(2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0(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1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3(14)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面节肢动物
退耕还林还草
群落结构
农牧交错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