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在修复足部远侧半深度创面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以胫后动脉2支低位皮支为蒂设计逆行内踝上皮支皮瓣,除保留蒂部附近5cm及部分皮肤蒂外游离掀起大部分,原位缝合行皮瓣延迟术,12-14天后行2期皮瓣转移术修复足部远侧半创面,14天后观察皮瓣成活,外形,患足功能,术前及术后血循环情况.与传统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对比,评判延迟皮瓣转移术的优缺点.结果:19例患者中,皮瓣面积最大者达到30×12cm, 最远端达膝关节平面,最小者达到18×4cm,最远端达膝关节平面下约10cm.其中16例皮瓣完全成活,3例皮瓣边缘约2-3cm静脉回流略差,最终愈合.皮瓣弹性及色泽良好,外形臃肿较轻,患足术前及术后血循环无减弱,功能良好.结论: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延迟皮瓣形成面积大,长度长,成活率好,是修复足部远侧半深度创面的较理想方法.
推荐文章
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的供血特点及意义
胫后动脉
内踝上皮支
双轴点皮瓣
双轴皮瓣
皮肤软组织缺损
带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转移皮瓣13例报告
皮辨
内踝上皮支
足踝部
修复
胫后动脉穿支血管皮瓣修复足踝及小腿内侧皮肤创面
外科皮瓣
胫动脉
血管穿支
创伤
皮肤移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延迟皮瓣在修复足部远侧半深度创面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伤残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胫后动脉 外科皮瓣 延迟皮瓣 创面
年,卷(期) 2019,(17) 所属期刊栏目 伤残医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37
页数 2页 分类号 R644
字数 19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214/j.cnki.cjotadm.2019.17.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强 解放军89医院烧伤整形科 10 10 2.0 2.0
2 朱典勇 解放军89医院烧伤整形科 7 6 1.0 2.0
3 于磊 解放军89医院烧伤整形科 8 6 1.0 2.0
4 胡福兴 解放军89医院烧伤整形科 2 0 0.0 0.0
5 杨学林 解放军89医院烧伤整形科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47)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胫后动脉
外科皮瓣
延迟皮瓣
创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伤残医学
半月刊
1673-6567
11-5516/R
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邮政街23号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069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5545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