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植物纤维为代表的生物材料是地球上极为丰富的天然资源,在自然条件下可完全生物降解,3D打印制造与其相结合将推动我们过渡到环境友好型和循环型制造模式.植物纤维材料原料来源色泽品质不一致,难以获得纯色的标准原料,我们则利用荧光标记技术改善植物纤维材料在3D打印应用中的这一问题.本文以三聚氯氰和4,4-二氨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D S D酸)为分子骨架,以苯胺和吗啉为取代基合成几种三嗪基氨基二苯乙烯型活性荧光标记分子,再通过其与植物纤维材料进行活性标记反应,将荧光分子键合标记于植物纤维材料结构之上,用以改善材料的光谱色度性能.活性荧光标记分子的吸收峰主波长在太阳光的近紫外波长范围内,其荧光发射峰的波长在蓝紫光波长范围内.耐水洗实验结果显示其耐水洗牢度大大超过非活性荧光分子,说明活性基团确实可以提高荧荧光标记分子的耐水洗牢度.
推荐文章
3D打印微波吸收材料研究进展
3D 打印
微波吸收
超材料
吸波蜂窝
陶瓷基吸波材料
陶瓷材料3D打印技术探讨
陶瓷零件
3D打印
快速成型
有机粘结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植物纤维基3D打印材料的荧光增亮研究
来源期刊 信息记录材料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植物纤维 荧光 色度 3D打印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与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8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58
字数 387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孟庆华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65 594 13.0 22.0
2 杨晓慧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8 134 7.0 11.0
3 刘允航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9 46 5.0 6.0
4 郑少瑜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3 46 4.0 6.0
5 姜琪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植物纤维
荧光
色度
3D打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信息记录材料
月刊
1009-5624
13-1295/TQ
大16开
河北省保定市乐凯南大街6号
18-185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919
总下载数(次)
46
总被引数(次)
1395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