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中国民间疗法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灸量治疗周围性面瘫伴耳周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周围性面瘫伴耳周疼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20例.选择患侧风池、翳风、牵正、阳白、四白、太阳、地仓、颊车、下关,健侧合谷,双侧足三里、颧髎、下关、翳风行温针灸,得气后留针40 min,期间行针2次,采用平补平泻法,针刺得气后留针灸.A组温针灸穴位1壮,每周1次;B组温针灸穴位3壮,每周3次;C组温针灸穴位5壮,每周5次.比较3组治疗前后多伦多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分、耳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临床疗效、针灸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多伦多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分均高于治疗前,A组多伦多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分低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耳周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C组VAS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整体疗效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见晕针等针灸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伴耳周疼痛疗效肯定,增加灸量可以提高面瘫的治疗疗效,5壮效果最好,但对耳周疼痛治疗,3壮与5壮疗效相近.
推荐文章
不同灸量治疗周围性面瘫伴耳周疼痛临床研究
温针疗法
面神经麻痹
不同灸量
耳周疼痛
视觉模拟评分
温针灸不同灸量配合西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周围神经及神经节疾病/针灸疗法
温针灸
热敏脐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周围性面瘫
热敏脐灸
针刺
改良Portmann评分
临床疗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灸量治疗周围性面瘫伴耳周疼痛的临床观察
来源期刊 中国民间疗法 学科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耳周疼痛 针灸 灸量
年,卷(期) 2019,(13) 所属期刊栏目 针推外治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6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46.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621/j.cnki.11-3555/r.2019.13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毅克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0)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6(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8(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周围性面瘫
耳周疼痛
针灸
灸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民间疗法
出版文献量(篇)
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