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理论和实务界对知假买假行为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笔者认为,《食品安全法》中的知假买假行为泛指行为人明知食品存在缺陷或瑕疵而进行购买,并主张惩罚性赔偿的行为,其往往具有购买食品的数量大并对购买过程进行记录以作为证据使用等特征。司法实践中对知假买假者是否为消费者,其是否可以获得惩罚性赔偿的问题争议较大,存在着同案不同判的现象,而青岛中院的终审判决一出更是引发了社会各界对知假买假行为的高度关注。因此,本文将结合该案一审和二审中的争议焦点,对知假买假行为涉及的诸多法律问题进行梳理,以为司法和执法实践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析《食品安全法》中知假买假行为的惩罚性赔偿问题——以青岛中院第(2019)鲁02民终263号判决为切入点
来源期刊 市场监督管理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终审判决 惩罚性赔偿 证据使用 《食品安全法》 同案不同判 争议焦点 执法实践 购买过程
年,卷(期) 2019,(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0
页数 2页 分类号 D9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陆野 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 2 1 1.0 1.0
2 高建州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终审判决
惩罚性赔偿
证据使用
《食品安全法》
同案不同判
争议焦点
执法实践
购买过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市场监督管理
半月刊
2096-6563
10-1618/F2
16开
北京丰台区丰台东路58号人才大厦7层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824
总下载数(次)
78
总被引数(次)
645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