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原发性闭角青光眼(PACG)手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11-2018年收治的PACG患者,其中发生术后恶性青光眼的患者54例(恶性组),另采取随机数字法选取82例术后未发生恶性青光眼的患者(非恶性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各风险因素与PACG发生术后恶性青光眼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间年龄和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房角结构、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前,两组间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恶性组的眼压显著高于非恶性组(P<0.05).手术后,两组的眼压均显著下降,视力均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眼压几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女性、年龄>55岁、房角完全闭合、术前眼压>30 mmHg、前房深度<2 mm、晶状体厚度>4.5 mm以及眼轴长度<22 mm均为PACG术后恶性青光眼的风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房角完全闭合、术前眼压>30 mmHg以及眼轴长度<22 mm为PACG患者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 对于房角完全闭合、术前眼压>30 mmHg以及眼轴长度<22 mm的PACG患者,应谨慎进行滤过手术.
推荐文章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下的手术治疗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高眼压
复合式
小梁切除术
原发性青光眼抗青光眼术后中医证候特征研究
原发性青光眼
抗青光眼术后
中医证候
中年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心理因素分析
中年人
闭角型青光眼
心理因素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恶性青光眼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恶性青光眼
危险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原发性闭角青光眼患者手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风险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青光眼 恶性青光眼 风险因素 房角完全闭合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2-153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75
字数 198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富名水 上海交通大学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19 74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258)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原发性闭角青光眼
恶性青光眼
风险因素
房角完全闭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月刊
1001-5248
12-1198/R
大16开
天津市和平区大理道1号
18-105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67
总下载数(次)
1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