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为了解红寺堡地区布鲁杆菌病高危人群感染率及其相关因素,了解此病流行规律及疫情动向,为进一步采取更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高危人群采取填写问卷调查,有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人员做虎红平板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SAT以滴度≥1:100为阳性,按照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269-2007)进行诊断.结果:5年共血清学检测5280人,检出RBPT阳性842人,SAT滴度≥1:100为787人,阳性率为14.91%.确诊布病432例,总患病率8.18%.患者分布在5个乡镇60个村,男女性别比为2.96:1,时间集中在3月~5月、占56.45%(244/432),直接接触病死(流产)羊羔感染的占79.39%(343/432),家庭中多发病例增加是当前布病暴发流行的一个突出特点,占17.91%(77/432),病人同时具有3种以上临床症状和体征,占53.70%(254/432),传统治疗方法效果差.结论:本地区高危人群布病患病率较高,疫情流行蔓延速度快,临床症状典型,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降低发病率.
推荐文章
2014年晴隆县布鲁氏杆菌病监测结果分析
布鲁氏杆菌病
监测
血清学
分析
奶牛布鲁氏杆菌病流行病调查
奶牛布
鲁氏杆菌病
度管凝集试验
布鲁氏杆菌病的危害及其防治
布鲁氏杆菌
细菌学诊断
血清学诊断
综合防治
新疆温宿县牛羊布鲁氏杆菌病感染情况调查
布鲁氏杆菌病
感染调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14年~2018年红寺堡区高危人群布鲁氏杆菌病监测结果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农村卫生 学科
关键词 布鲁氏菌 高危人群 感染
年,卷(期) 2019,(23)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研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37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21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361X.2019.23.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海荣 1 0 0.0 0.0
2 张晓莉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42)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布鲁氏菌
高危人群
感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村卫生
半月刊
1674-361X
11-5704/R
大16开
北京市崇文区广渠门南小街领行国际1-2-1701
80-907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092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75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