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描述法律教义的创制过程,可以揭示法律教义背后的实践逻辑,进而掌握创制法律教义的工作原理。以刑法学中对故意杀人与故意伤害致死的司法识别作为例子,利用法律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其加以分析,在此过程中可以发现:由于犯罪的主观方面不可观察,故而“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在操作层面上必然表现为“客观统一主观”,且由于所有实体法判断最终都要深人到证据法层面,故而“推定一反证模式”可以替代实体法上的要件识别。总而言之,坚持后果主义的规范立场,以功能解释取代道德解释,乃是深化和拓展刑法学研究乃至整个法学研究的必由之路.
推荐文章
“1490”是怎样产生的
数学课堂
教学问题
算式
幸福是法律和司法的最终价值目标
最终价值目标
法律价值
幸福
司法
价值判断
概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法律教义是怎样产生的
来源期刊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刑法学研究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后果主义 故意杀人 司法识别 实践逻辑 证据法 功能解释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1-211
页数 1页 分类号 D9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桑本谦 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 18 26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刑法学研究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后果主义
故意杀人
司法识别
实践逻辑
证据法
功能解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双月刊
1000-4246
31-1889/C
上海桂林路100号
4-387
出版文献量(篇)
4766
总下载数(次)
37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