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胃管固定方法 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腹部手术后常规给予术前留置胃管的患者共1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C三组,各60例.A组患者接受人型胃管固定法,B组患者接受双T型胃管固定法,C组接受改良式双T型胃管固定法.比较三组患者腹部手术后胃管非计划性拔管滑脱率、移位率、胃管有效固定时间等指标.结果 A组患者胃管滑脱率及移位率分别为35.00%,38.33%.B组患者胃管滑脱率及移位率分别为28.33%,26.67%.C组患者胃管滑脱率及移位率分别为8.33%,6.67%.三组患者胃管滑脱率、移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729,128.367,P<0.05).两组之间比较,C组胃管滑脱率、移位率显著低于A组、B组(χ2=12.570,8.015,P<0.05),胃管有效固定时间显著长于A组、B组,P<0.05.结论 改良式双T型胃管固定法在腹部手术患者胃管插管中使用效果更好,胃管滑脱率、移位率较传统固定法低,且有效固定时间长,操作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推荐文章
降低ICU谵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ICU
谵妄
非计划性拔管
发生率
降低
降低PICC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QC小组活动
PICC
非计划性拔管
发生率
降低
外科胃肠减压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护理
胃肠减压术
非计划性拔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改良式双T型胃管固定法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医药科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胃管固定方法 胃管 腹部手术 非计划性拔管 前瞻性试验
年,卷(期) 2019,(7) 所属期刊栏目 护理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8-110,11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56
字数 321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燕兴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5 5 1.0 2.0
2 骆翠华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2 5 1.0 2.0
3 任结君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2)
共引文献  (121)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2(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14)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胃管固定方法
胃管
腹部手术
非计划性拔管
前瞻性试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药科学
半月刊
2095-0616
11-6006/R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8号楼(大成国际中心B座)708-2室
82-519
201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746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800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