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体检者静脉采血晕针的主要原因.方法:在笔者所在医院体检者中抽取出疑似晕针的246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是否发生晕针分为晕针组与非晕针组,对比分析晕针发生的原因.结果:晕针组与非晕针组在年龄、性别及体质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痛觉神经敏感程度、紧张程度、穿刺次数、操作技能、环境、穿刺了解程度几项变量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痛觉神经敏感程度、紧张程度、穿刺次数、操作技能、环境、穿刺了解程度属于静脉采血晕针的独立性影响因素.结论:体检者静脉采血过程中晕针的发生与痛觉神经敏感程度、紧张程度、穿刺次数等因素存在着重要关联.临床护理通过这些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能有助于降低晕针的发生率,保证血液样本采集顺利.
推荐文章
健康体检抽血晕针的护理对策
健康体检
晕针
抽血
护理
院外健康体检静脉采血晕针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外出体检
采血晕针
因素
护理
前瞻性护理干预在体检者静脉采血晕针中的应用
前瞻性护理干预
静脉采血
晕针
体检静脉采血晕针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晕针
血样采集
原因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体检者静脉采血晕针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中外医学研究 学科
关键词 体检者 静脉采血 晕针 影响因素
年,卷(期) 2019,(12) 所属期刊栏目 综合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0-172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0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4033/j.cnki.cfmr.2019.12.08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爱彭 7 42 4.0 6.0
2 李菊娥 1 0 0.0 0.0
3 肖丽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0)
共引文献  (10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体检者
静脉采血
晕针
影响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医学研究
旬刊
1674-6805
23-1555/R
大16开
北京市丰台区文体路5号院
14-83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956
总下载数(次)
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