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肠道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及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8月1日~2018年2月1日我院收治的41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05例)与对照组(205例).对照组早产儿采用常规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早产儿采用早期微量喂养方案干预.比较两组早产儿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拔胃管时间、达全肠内营养时间、住院时间、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水平及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拔胃管时间、达全肠内营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治疗后3d的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治疗后7、14d的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后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治疗后7、14 d的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的喂养不耐受总发生率为19.0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干预后,可有效改善患儿肠道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并降低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
推荐文章
早期微量喂养早产儿肠道菌群变化特征与喂养不耐受发生的关系研究
早期微量喂养早产儿
肠道菌群
喂养不耐受
变化特征
双歧杆菌口服联合腹部抚触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早产儿
腹部抚摸
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的影响
微量喂养
喂养不耐受
早产
肠道营养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防治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益生菌
低出生体重
喂养不耐受
早产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肠道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及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当代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早期微量喂养 早产儿 肠道乳酸杆菌 双歧杆菌 喂养不耐受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妇幼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10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14.21
字数 30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4721.2019.05.03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5)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6(29)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7(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早期微量喂养
早产儿
肠道乳酸杆菌
双歧杆菌
喂养不耐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当代医药
旬刊
1674-4721
11-5786/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8号楼(大成国际中心B1座)8B02室
2-515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911
总下载数(次)
29
总被引数(次)
15281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