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颈椎牵引角度对纠正颈椎异常生理曲度的影响.方法:使用颈椎牵引量角器测量颈椎牵引角度,根据颈椎曲度的差异,对颈椎曲度异常(曲度变直或反弓)患者270例进行治疗,分为A组(6.99~0 mm)、B组(-0.01~-6.90 mm)、C组(-6.91~-13.99 mm)各90例,比较各组患者在不同颈椎牵引角度(-15°、-10°、-5°、0°、5°)的治疗恢复情况.结果:经过颈椎牵引治疗后,A组、B组、C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56%、91.11%和85.56%.采用不同颈椎牵引角度治疗后,各组患者的颈椎曲度发生明显的变化,其颈椎生理曲度逐渐恢复正常.结论:在颈椎异常生理曲度的临床治疗中,根据患者颈椎曲度的变直或反弓程度,选择合适的颈椎牵引角度,能够有效提高纠正效果,使患者的颈椎尽快恢复为正常的生理状态.
推荐文章
韦氏整脊手法治疗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改变的临床经验
颈椎生理曲度
颈椎病
整脊调曲
功能锻炼
韦氏整脊手法
韦以宗
天弓颈椎牵引仪治疗颈椎生理曲度异常36例
天弓颈椎牵引仪
颈椎生理曲度
颈椎病
影响颈椎生理曲度变化的相关因素
颈椎
牵引术
因素分析,统计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颈椎牵引角度对纠正颈椎异常生理曲度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社区医师 学科
关键词 颈椎牵引角度 颈椎异常生理曲度 颈椎牵引量角器 纠正
年,卷(期) 2019,(18)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临床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89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15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614x.2019.18.06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崔颖 北京汉琨中医医院康复科 2 0 0.0 0.0
2 王兴亭 北京汉琨中医医院康复科 1 0 0.0 0.0
3 陈莹莹 北京汉琨中医医院康复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1)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8(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颈椎牵引角度
颈椎异常生理曲度
颈椎牵引量角器
纠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社区医师
旬刊
1007-614X
22-1405/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号西环广场A座17-18楼
80-358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294
总下载数(次)
29
总被引数(次)
7039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