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作为一个国家传统文化的核心精髓,非物质文化遗产必然充当着民族魂魄的角色.而在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对其最好的保护和传承策略必然是活态保护,即让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到当代社会群众的文化生活中,拓展传统文化的传播广度与深度,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推荐文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旅游
发展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主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政府
责任主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繁荣群众文化生活
来源期刊 人文之友 学科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群众生活
年,卷(期) 2019,(16) 所属期刊栏目 人文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19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6-4684.2019.16.04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董超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群众生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文之友
半月刊
2096-4684
51-1778/G0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敬业路108号T区2栋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342
总下载数(次)
108
总被引数(次)
6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