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早期集束化治疗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效果及其预后影响.方法 5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 根据患者床号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 各27例.参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模式, 实验组实施早期集束化治疗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关指标、病死率及生存时间.结果 治疗后, 实验组中心静脉压为 (11.82±5.47) cm H2O (1 cm H2O=0.098 kPa) , 参照组为 (11.74±5.51) cm H2O,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0535, P=0.9575>0.05) ;实验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为 (71.29±9.62) %, 高于参照组的 (64.38±12.47)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2.2798, P=0.0268<0.05) ;实验组平均动脉压为 (89.60±15.34) mm Hg (1 mm Hg=0.133 kPa) , 高于参照组的 (79.27±19.62) mm Hg,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2.1552, P=0.0358<0.05) ;实验组乳酸为 (2.94±1.30) mmol/L, 低于参照组的 (4.08±2.51) mmol/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2.0956, P=0.0410<0.05) ;实验组生理健康评分为 (12.66±6.17) 分, 低于参照组的 (16.74±6.70) 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2.3276, P=0.239<0.05) ;实验组多器官功能衰竭评分为 (5.16±1.64) 分, 低于参照组的 (6.57±1.92) 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2.9015, P=0.0054<0.05) .实验组病死率为7.41%明显低于参照组的3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5.5941, P=0.0180<0.05) .实验组人均生存时间为 (135.52±21.62) d, 长于参照组的 (30.65±2.87) 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24.9853, P=0.0000<0.05) .结论 针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早期集束化治疗, 其临床效果较好, 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各项危重症状, 降低临床病死率, 应予以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