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髋臼不稳定性骨折,是累及骨盆和下肢的高能量损伤,常导致对位对线关系的丢失,由于骨盆位置较深,解剖复杂,固定较为困难.目前主要采用浮动体位通过髂腹股沟入路联合Kocher-Langenbeck(K-L)后外侧入路进行钢板内固定,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出血多,手术费昂贵,通过单一的髂腹股沟入路运用锁定钢板固定前后柱一直是骨科医生追求的方向之一,通过利用骨盆器械对后柱进行复位,通过髂窝导向器置入2枚拉力螺钉固定髋臼后柱骨折,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手术费用低,临床效果确切,,但早期站立位非完全负重下地是否影响该种内固定稳定性,国内外文献尚缺乏相应研究报道.为扩大前路手术适应症,本研究通过尸体生物力学对两种内固定方式固定稳定性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前柱钢板联合拉力螺钉固定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方法 从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手术治疗有明显移位的髋臼后壁骨折15例.手术全部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骨折复位后均采用2块平行重建钢板固定,其中靠近臼缘的一块钢板,且尽量与臼缘弧度一致;另一块钢板与前一钢板平行,位于后壁应力集中区.结果 所有患者骨折全部愈合,采用Matta的X线评估复位标准和改良的d'Aubigné和Postel的评分系统进行临床结果评估.15例中X线评估优7例,良2例,一般1例;临床结果优7例,良2例,一般1例.患者性别、髋关节脱位、边缘压缩骨折、骨折粉碎情况与临床结果无明显相关性,骨折复位差、严重异位骨化和股骨头坏死与临床结果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是影响治疗的危险因素.结论 使用平行双重建钢板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是一个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固定方法简单,手术创伤小,预后佳,将会为临床治疗髋臼后壁骨折提供一个新的选择方法.
推荐文章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
髋臼骨折
切开复位
内固定
骨盆重建钢板
螺钉
前后联合进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
髋臼骨折
手术入路
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钢板固定治疗髋臼后壁粉碎骨折
来源期刊 糖尿病天地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髋臼骨折 骨折内固定 双钢板治疗
年,卷(期) 2019,(9)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
页数 1页 分类号 R68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髋臼骨折
骨折内固定
双钢板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糖尿病天地
月刊
1672-7851
11-5210/R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路甲28号科实大厦A-12A-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658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14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