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MYC及Bcl2和/或Bcl6双表达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疗效及对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初治36例双表达(DEL)及非双表达(non-DEL)DLBCL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所有患者采取常规CHOP方案[环磷酰胺(CTX)750 mg/m2,d1;盐酸表柔比星(EPI)60 mg/m2,第1天;长春新碱(VCR)1.4 mg/m2(最大2 mg),d1;泼尼松60 mg/m2,d1~5,21 d/周期)]化疗或者免疫化疗(利妥昔单克隆抗体375 mg/m2,d0,其余用药同常规化疗方案).所有患者至少接受3个疗程以上化疗,中位疗程数5个(3~8个).观察其疗效,并分析比较DEL及non-DEL患者的生存差异.结果:DEL患者5年OS显著优于non-DEL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L-DLBCL患者一线R-CHOP方案治疗有效,但总体预后较差,对疗效不佳或者复发/难治的患者可考虑含新药,如来那度胺的方案一线治疗或者挽救治疗.
推荐文章
不同分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IG-3的表达及意义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P53可诱导基因3
免疫组化
R+DA-EPOCH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
利妥昔单抗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DA-EPOCH方案
疗效
7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分析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Ki-67
bcl-6
预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初诊双表达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社区医师 学科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利妥昔单抗 MYC蛋白 双表达
年,卷(期) 2019,(28)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临床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19,21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9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614x.2019.28.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史玉叶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血液科 7 15 2.0 3.0
2 王春玲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血液科 20 38 4.0 5.0
3 史文婷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血液科 6 17 3.0 4.0
4 陶红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血液科 4 17 3.0 4.0
5 卢雪莹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血液科 3 7 1.0 2.0
6 李蕴劼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血液科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利妥昔单抗
MYC蛋白
双表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社区医师
旬刊
1007-614X
22-1405/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号西环广场A座17-18楼
80-358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294
总下载数(次)
29
总被引数(次)
7039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