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严歌苓在《芳华》中提到了人群中本能中的"迫害欲",这种"迫害欲"的受害者不仅包括刘峰这样高尚的"圣人",更包括何小曼这样不被待见的弱者.何小曼不被爱、不被懂,但她却最懂爱、最珍视爱的那个人,在别人对刘峰落井下石的时候,只有她识别了刘峰的善良、珍惜着刘峰的善良.可以说,何小曼的存在是作为与"集体恶"相反的对立面的存在,她是折射"丑恶"的一面镜子,反衬"黑暗"的一缕阳光,和刘峰一样,都是《芳华》这出"人性之歌二重唱"中不可缺席的一位.只不过,这缕阳光不被善待,被遗忘在边缘而已.本文欲通过感性、混沌与蒙昧的芳华往事去追忆这一位以"边缘人"角色出现的主人公形象.
推荐文章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
分析
概括
如何塑造专题片中的人物形象
主题人物
形象细节
汉代乐府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研究
汉代乐府
女性形象
诗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被遗忘的主角──浅析《芳华》中何小曼的人物形象意义
来源期刊 神州 学科
关键词 何小曼 刘峰 迫害本能 集体潜意识
年,卷(期) 2019,(15) 所属期刊栏目 神州文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198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诚儒 9 1 1.0 1.0
2 郭炫棋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何小曼
刘峰
迫害本能
集体潜意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神州
旬刊
1009-5071
11-4461/I
16开
北京市
2-871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916
总下载数(次)
1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