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夷夏之辨是指古代中国人对于"华夏"与"蛮夷"之间的区分.而"夷夏之辨"并不是由地理因素和血统差异客观产生的分别,实质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即使所处地理位置和所含的血统不是中原人,只要承认并认同华夏文化,也同样可被称为"夏"而非"夷".夷夏的概念是相对的,是历史性的,可以化"他者"为"我者",需要辨的,就是中原文化和对中原文化的认同.
推荐文章
谈动物与中国文化
人文动物
文化功能
动物词
中国文化
成龙电影中的中国文化
成龙
中国文化
喜剧性
中国文化与中国诗歌
中国文化
诗化特征
新诗二次革命
推动当代中国文化走出去
当代中国文化
走出去
国际社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夷夏之辨与中国文化认同
来源期刊 青春岁月 学科
关键词 夷夏之辨 天下 文化认同
年,卷(期) 2019,(17) 所属期刊栏目 文史哲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8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266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龙品丹 7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夷夏之辨
天下
文化认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青春岁月
旬刊
1007-5070
13-1035/C
16开
河北省石家庄市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809
总下载数(次)
412
总被引数(次)
152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