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HCM V阳性率及阿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Ⅱ)协同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对HCM V阳性率、血清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含量的影响,为该类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途径和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01月-2018年09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既往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Ⅱ)进行静滴治疗.观察指标:①采用HCMVpp65抗原血症检测方法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HCMV总阳性率及治疗前后两组血浆标本中HCMV阳性率表达情况;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变化[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氧化应激反应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水平变化;③采用NIHSS评分和Barthel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疗效改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急性脑梗死患者普遍存在HCMV感染,感染率达到87.50%(105/120),经治疗后HCMV阳性率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更加显著(P<0.01);②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Barthel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但观察组患者两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③经治疗后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氧化应激反应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与对照组同期比较,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普遍存在HCM V感染的情况,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应用新一代抗病毒抗氧化组合物专利制剂-阿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Ⅱ)协同治疗,可有效清除HCM V病毒和降低病毒总阈值,减轻炎症反应及调节氧化应激状态,调节脑内细胞生存微环境,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缺损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推荐文章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氧化应激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注射液
丹红注射液
氧化应激指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脑梗死
阿替普酶
银杏内酯注射液
疗效
炎性因子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丁苯酞
鼠生长因子
急性脑梗死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血清炎症因子
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脑梗死
炎症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7
丙二醛
氧化性应激
丁苯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急性脑梗死患者HCM V阳性率检测与阿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Ⅱ)协同治疗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含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健康必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人巨细胞病毒 阿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Ⅱ) 炎性因子 氧化应激指标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经验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14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9.053
字数 591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蔡江萍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7 29 3.0 5.0
2 洪全龙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14 71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8)
共引文献  (4209)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3(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4(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5(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6(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8(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2(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3(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4(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5(4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16(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7(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8(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急性脑梗死
人巨细胞病毒
阿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Ⅱ)
炎性因子
氧化应激指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健康必读
旬刊
1672-3783
43-1386/R
大16开
长沙市马王堆南路80号
42-119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813
总下载数(次)
59
期刊文献
相关文献
推荐文献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