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的两幕之间,海洋底域繁盛着赫南特贝腕足动物群(Hirnantia Fauna).它数量丰富,分布广泛,历程短暂.以往国内外学者研究这个动物群时,常把铰合类腕足动物作为重点,而非铰合类只被简单描述或列出名单,整体面貌不明.非铰合类化石尽管材料有限、研究基础薄弱,但只就属的数目而言,占据了全球赫南特贝动物群总属数的近1/5,其群落、演化和环境意义不可小觑.文中专门记述上扬子区(华南古板块)观音桥层(赫南特早中期)与缅甸曼德勒地区(滇缅马苏古地体)Hwe Mawng紫色页岩段(赫南特中期)所产赫南特贝动物群的非铰合类化石,计有3目、4超科[Linguloidea(舌形贝超科)、Discinoidea(平圆贝超科)、Craniopsoidea(似髑髅贝超科)和Cranioidea(髑髅贝超科)]的10属、12种,包括5个命名属种[Plectoglossa cf.davidsoni (Barrande),Schizotretinia cf.euxina (Havli(c)ek),Pseudopholidops partibilis (Rong),Petrocrania cribrum (Temple),Xenocrania haimei (Reed)]和7个未定种(Trematis sp.,Paracraniops sp.,Acanthocrania sp.,Petrocrania? sp.1,Petrocrania? sp.2,Pseudolingula? sp.和Orbiculoidea sp.),其中,Pseudolingula? sp.和Orbiculoidea sp.两个未定名种因标本不佳,未正式描述.还有,以Pseudopholidops最为常见,其次是Xenocrania和Petrocrania.前两属是华南、滇缅马苏、波罗的卡、阿瓦隆尼亚、佩鲁尼卡等古板块或地体赫南特贝动物群的常见分子.它们已知限于南、北纬30°之间的低纬度地区,这可能与化石采集和研究程度有关,但更可能反映奥陶纪末全球气候仍存在分异现象.研究识别了奥陶纪晚期非铰合类腕足动物7个目,可归为3个类群:灭绝目(仅神父贝目Paterinida)、消减目(多样性与丰度大幅衰减,尤其是三分贝目Trimerellida和乳孔贝目Acrotretida在Hirnantian销声匿迹)和延续目(适应能力强、忍耐阈值高,成功穿越大灾难的首幕).这些分类单元对研究奥陶纪-志留纪交界期腕足动物群的多样性、群落生态、生物地理及宏演化等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华南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的肇端标志 ——腕足动物稀少贝组合(Manosia Assemblage)及其穿时分布
奥陶纪末
生物大灭绝
腕足动物
稀少贝
机遇种
穿时现象
冰盖影响
环境巨变之初
四川长宁双河晚奥陶世赫南特贝动物群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四川长宁
奥陶纪末期
观音桥组
赫南特贝动物群
群落演变
环境变化
华北地台石炭二叠纪腕足动物群及生物地理研究
华北地台
天山—辽吉
腕足动物群
生物地理
福建建阳县虞墩剖面二叠纪腕足动物群
腕足动物群
晚二叠世
大隆组
虞墩
福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华南与缅甸奥陶纪末赫南特贝动物群中的非铰合类腕足动物
来源期刊 古生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赫南特阶 非铰合类腕足动物 华南 缅甸 奥陶纪末大灭绝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特约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7-159
页数 2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800/j.cnki.aps.2020.02.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戎嘉余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26 368 9.0 19.0
2 陈迪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13 67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3)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3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84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1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8(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1(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2(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赫南特阶
非铰合类腕足动物
华南
缅甸
奥陶纪末大灭绝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古生物学报
季刊
0001-6616
32-1188/Q
大16开
南京北京东路39号
2-310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3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7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