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热裂解-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GC-qMS)仪对玉米芯不同温度下热解产物进行在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芯在550 ℃下热解18 s,GC×GC-qMS共检测到191种化合物,包括醇、酸、醛、酮、酯、呋喃类、碳氢化合物、酚类、含氮类和糖类等.主要化合物包括2,3-二氢-苯并呋喃、1,6-脱水-β-d-吡喃葡萄糖和糠醛,其GC含量分别为9. 15% 、 8. 80%和5. 21% ;而GC-qMS仅检测到58种化合物,且未检测到糖类化合物.玉米芯热解产物的种类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加,在550 ℃时达到稳定值.温度对醛类、酮类和呋喃类化合物的影响并不明显,GC含量分别在450、550和500 ℃时达到最大,分别为4. 80% 、13. 57%和21. 01% ;醇类、酸类和酯类化合物易在低温条件下形成;碳氢化合物易在高温条件下形成,600 ℃时 GC含量为10. 77% ;酚类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450 ℃时 GC含量最大为23. 77% ;温度的升高对含氮类和糖类GC含量的影响并不明显.
推荐文章
基于TG/FT-IR, Py-GC/MS的聚乳酸塑料热降解研究
聚乳酸
热解
TGA/FT-IR
Py-GC/MS
基于Py-GC联用的煤快速热解实验研究
居里点裂解仪
气相色谱
快速热解
挥发分
煤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Py-GC×GC-qMS的玉米芯热解产物在线检测
来源期刊 生物质化学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Py-GC×GC-qMS 玉米芯 温度 热解产物 在线检测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30
页数 8页 分类号 TQ35
字数 57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854.2020.01.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云武 18 63 4.0 7.0
4 卢怡 8 51 4.0 7.0
6 李文斌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5)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5(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1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Py-GC×GC-qMS
玉米芯
温度
热解产物
在线检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质化学工程
双月刊
1673-5854
32-1768/S
大16开
江苏省南京市锁金五村16号
28-205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5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57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