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当今中国文学研究界存在三种意义不同而又具有相通性的“重写”.其中,哈钦以“历史编撰元小说”指称“重写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在“我们的康拉德”式阐释语境中,产生了美国南方作家金索沃重写《黑暗之心》的《毒木圣经》.本文采取符号分析、叙事分析和女性主义批评相结合的方法,论析《毒木圣经》所体现的金索沃自觉的符号意识及其“性别化的符号衍义”重写策略.她重新阐释和改写“库尔茨”这一象征符号,突出和延展女性象征符号,并将之与对《圣经》“罗得之妻”和“出埃及记”的性别化重写交织起来重新编码,彰显符号的语境性、动态性,以“非中心化的说话主体”叙事,重构一个去中心化、非二元对立的叙事文本,超越狭隘的性别意义,赋予性别符号以丰富的文化象征意涵.
推荐文章
聚合查询重写的MiniCon算法
查询重写
查询包含
聚合查询
MiniCon
基于物化视图的查询重写系统设计与实现
XML
XPath
物化视图
查询重写
语义缓存
模式匹配
异构数据源集成系统的查询重写技术研究
异构数据
数据集成
半结构化数据
查询重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经典重写:性别化的符号衍义——以《毒木圣经》重写《黑暗之心》为例
来源期刊 外国文学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经典重写” 性别化的符号衍义 《毒木圣经》 《黑暗之心》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评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
页数 11页 分类号 I7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经典重写”
性别化的符号衍义
《毒木圣经》
《黑暗之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外国文学
双月刊
1002-5529
11-1248/I
16开
北京西三环北路19号
2-45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76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1639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