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减少工业排放氮氧化物(NOx)对大气造成的污染,需要去除难溶性的NO.活性氧簇(ROS)可以将NO氧化为水溶性NO2,超重力机可以强化气液传质效果.结合二者的优势,文章提出了一种在超重力环境下利用ROS氧化去除NO的方法.研究了吸收液pH值、转速、温度、气液比、气体浓度、吸收液循环对NO脱除率的影响,并对吸收产物进行了测定.结果 表明,在20℃,H2O2浓度为1 mol/L,H2O2溶液pH为13,超重力机转速为1 200 r/min时,NO的脱除效率最好.当NO体积浓度为500×10-6,气液比为100时,NO的脱除效率可达96%.NO最终变为NO3-存在于液相中,且该吸收液可以用于同步脱硫脱硝.
推荐文章
一氧化氮与卵巢癌
卵巢肿瘤
卵巢癌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与月经周期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子宫内膜
月经
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与Eales病的相关研究
Eales病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发病机制
烟气中一氧化氮的液相吸收与综合利用
NO
FeⅡEDTA
H2O2
综合利用
烟气脱硝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重力环境下活性氧簇氧化吸收一氧化氮的研究
来源期刊 环境科学与技术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活性氧簇 氧化 超重力机 脱硝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3
页数 6页 分类号 X701.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672/j.cnki.1003-6504.2020.0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钱智 中国科学院大学 8 73 3.0 8.0
2 张家豪 中国科学院大学 1 0 0.0 0.0
3 陈红宇 中国科学院大学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403)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活性氧簇
氧化
超重力机
脱硝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科学与技术
月刊
1003-6504
42-1245/X
大16开
武汉武昌珞珈山八一路338号
38-86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416
总下载数(次)
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