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学人之诗”是清代诗学批评话语的常用概念,其内涵是研究者近年来关注较多的问题.清代诗论家普遍推重“学人之诗”,但各家对其内涵的理解并不一致:杭世骏、陈文述等人认为这类诗歌的特点是关注时事、有益政教;孙原湘、朱一新等人认为是采用赋的写作手法;全祖望、翁方纲等人则认为是以学问知识为素材.尽管袁枚等人反对以考据入诗,但也认同丰厚的知识学问是优秀诗人的基础.清人对“学人之诗”的推重反映出在重学的背景下,《雅》《颂》诗学传统逐渐取得了与《国风》传统相同的正宗地位,也反映出清代诗坛对诗人学养的重视和宋代诗歌的接纳.
推荐文章
论清代序跋论词的模式及意义
词籍序跋
清代词学
批评方法
东林学人高攀龙拟陶诗刍论
高攀龙
诗歌
拟陶
性理思想
论丘逢甲的诗学观
丘逢甲
诗学观
求真
重志
许印芳诗学思想刍论
许印芳
儒道互补
诗学思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清代“学人之诗”的多重内涵与诗学意义
来源期刊 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学人之诗 诗人之诗 《雅》《颂》传统 以学入诗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明清近代诗文研究(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2-138
页数 7页 分类号 I207.22
字数 94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563/j.cnki.sdzs.2020.01.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宏林 河南大学文学院 26 34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学人之诗
诗人之诗
《雅》《颂》传统
以学入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1001-4403
32-1033/C
苏州市干将东路200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72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45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