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生态位理论在研究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结构功能、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黄土高寒区大通县安门滩流域林草植被为研究对象,通过Shannon-Wiener指数和Pianka指数分别计算不同立地类型下典型人工林及林下草本的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乔木层在阴坡条件下,华北落叶松(Larixprincipis-rupprechtii May)生态位宽度最大(44.13、42.69、42.99);阳坡条件下,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Carr)和青杨(Populus cathayana Rehd)生态位宽度最大(39.56、40.22)。草本层中,白莲蒿(Artemisia sacrorum Ledeb)和早熟禾(Poa annua L)在不同立地下,生态位宽度均较高,说明二者适应能力较强,能够利用的资源位多。有建群效果树种的种对在不同立地下生态位重叠值范围在0.17~0.29间,说明混交林中,不同树种利用的资源位不同,种间竞争不强烈。草本层生态位重叠值,在阴坡受坡度影响较高,在阳坡受坡度影响较小。
推荐文章
青海高寒区不同人工林配置下草本群落生态位研究
青海高寒区
人工林群落
草本群落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度
青海高寒区不同人工林配置下草本群落生态位研究
青海高寒区
人工林群落
草本群落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度
退耕地人工植物群落根系生态位及其分布特征
生态位指数
根系层次
根系径级
植物群落
退耕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土高寒区浅山人工林植物群落生态位特征研究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黄土高寒区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立地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37
页数 15页 分类号 S7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土高寒区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立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
季刊
2334-3338
武汉市江夏区汤逊湖北路38号光谷总部空间
出版文献量(篇)
65
总下载数(次)
78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