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孟子所谓“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的诠释可溯源于董仲舒,其虽未曾提出针对这一命题的诠释,但其《春秋》学中却内蕴着对这一命题的理解,其说可概括为:借褒贬以立法,由立法以惧贼.这一理解在司马迁那里得到进一步展现.为了解决孔子以匹夫身份进行褒贬予夺的合理性,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儒提出孔子为素王,作《春秋》代汉立法的解决方案.东汉时期,受到古文学影响的赵岐不再强调褒贬的立法功能,从而将董仲舒以来的褒贬立法以惧贼说转换为褒贬惧贼说.晋唐《春秋》学亦承继古文学理念,反对孔子为素王,主张从历史批判的角度理解褒贬,进一步将上述命题从经学论述转换为史学命题,并对晋唐史学产生深远影响.
推荐文章
孔子修《春秋》考述
孔子
<春秋>
考述
《春秋》的“大义”与“微言”
孔子
《春秋》
大义
微言
《春秋正辞》的成书与清代公羊学的开山
庄存与
孔广森
撰著时间
乾隆皇帝
学术渊源
由春秋鬼神概念看孔子的鬼神观
鬼神
祖先神
宗教意义
政治意义,语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孔子成《春秋》何以乱臣贼子惧?——汉唐《春秋》学的视域
来源期刊 哲学评论 学科
关键词 《春秋》 褒贬 素王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49
页数 1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颖 18 47 4.0 6.0
2 张立恩 9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春秋》
褒贬
素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哲学评论
半年刊
978-7-5161-4706-1
16开
湖北省武汉市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