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浅绛彩瓷以淡赭、花青为主色,为清晚期景德镇创烧的釉上彩新品。由程门、金品卿、王少维等浅绛大家创烧,烧制时间较为短暂,流行的时间大约为同治到民国初年,后被民国粉彩取代。浅绛彩瓷将瓷器与传统中国画相结合,集诗、书、画、印一体,表现在瓷器上,开创出制瓷业的全新面貌。浅绛彩中蕴含文人画精神,是清末民国国家处于内忧外患时,文人表达气节和情怀的一种呈现形式。本文从浅绛彩瓷出现的时间、原因、特点、继承、创新等方面作出探讨,以期对其作更深层次的理解。
推荐文章
谈浅绛彩山水瓷画演变与艺术特色
浅绛彩
山水瓷画
演变
艺术特色
浅析乾隆时期粉彩瓷及现代粉彩瓷的特点
粉彩
粉彩装饰
当代粉彩特点
浅谈新彩瓷画的造型与装饰艺术
新彩
造型艺术
装饰艺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落日余晖——浅绛彩瓷刍议
来源期刊 东方收藏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浅绛彩瓷 清末民国 釉上彩 制瓷业 呈现形式 景德镇 清晚期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0
页数 3页 分类号 K87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浅绛彩瓷
清末民国
釉上彩
制瓷业
呈现形式
景德镇
清晚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方收藏
月刊
1674-683X
35-1301/G0
16开
福建省泉州石狮市学府路1188号
34-102
200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14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15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