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2010-2014年中国侵袭性真菌耐药监测网(CHIF-NET) 62所监测中心重症监护室(ICU)侵袭性酵母的现状,了解我国侵袭性酵母分布的特征及其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各所监测中心初步鉴定的菌株,送至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结合分子测序技术对所有菌株进行复核鉴定,再进行唑类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 2010-2014年,62所监测中心ICU共检出侵袭性酵母2 863株,其中以念珠菌属最多,计2 771株.标本类型包括血液标本(50.8%,1 453/2863),无菌体液标本(49.2%,1 410/2863);其中,50.7%(1 404/2 771)的念珠菌属分离自血液标本.5年间,白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十分敏感,敏感率>99.0%;热带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显著升高,均从12.2%升至23.1%(P<0.01);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也显著升高,从14.7%升至27.7% (P<0.01).非念珠菌属中,新型隐球菌复合体对伏立康唑全部敏感,从2013年开始出现对氟康唑耐药菌;其他酵母对两种唑类药物耐药率整体较高,分别为43.6%和32.7%.菌株复核鉴定的正确率为86.2%(2 467/2 863).结论 ICU中侵袭性酵母分离株中以念珠菌属为主,主要分离自血液,氟康唑和伏立康唑对其抗菌作用非常显著;而非白念珠菌的耐药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及交叉耐药的出现,临床需要加以重视.
推荐文章
重症监护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
侵袭性真菌感染
重症监护室
危险因素
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性变迁
白念珠菌
无菌体液
风险因素
耐药性变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侵袭性真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重症监护室侵袭性酵母的分布特征及其对唑类药物敏感性的变迁
来源期刊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侵袭性酵母 唑类抗真菌药物 药物敏感性 重症监护室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5-180
页数 6页 分类号 R379
字数 288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718/j.1009-7708.2020.02.01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侵袭性酵母
唑类抗真菌药物
药物敏感性
重症监护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双月刊
1009-7708
31-1965/R
大16开
上海市乌鲁木齐中路12号
4-686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07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55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