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固定液对小鼠冷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影响,筛选出相对适合的固定液.方法 选取Balb/C小鼠2只,制作皮肤炎性反应模型.小鼠麻醉后剃除背部皮肤表面的毛发,局部暴露于70℃热水中35 s,形成1处1.5 cm×1.5 cm的深Ⅱ°皮肤烫伤,第7天取材,部位为以烫伤为中心的大小2.5 cm×2.5 cm全皮层组织,包埋后冷冻连续切片.取1组切片,即刻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AF(85%丙酮+10%甲醛+5%醋酸)、AAF(85%无水乙醇+10%甲醛+5%醋酸)、甲醛钙(100%甲醛+1%氯化钙)、甲醛(10%)、丙酮(100%)、乙醇(95%)6种固定液分别染色4张,2张切片不经固定液处理;取另一组切片,先采用丙酮、乙醇分别固定4张,另有2张切片不经固定液处理,再在-20℃保存14 d后取出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表达于巨噬细胞胞浆的F4/80和表达于细胞膜表面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受体.结果 小鼠皮肤炎性反应模型造模成功,HE染色结果提示炎性反应.即刻染色的切片中,F4/80表达结果显示,AAF、EAF、甲醛、甲醛钙固定切片为阴性,丙酮、乙醇固定和未固定切片为阳性;TNF-α表达结果显示,AAF、EAF固定切片为阴性,甲醛、甲醛钙、丙酮、乙醇固定和未固定切片为阳性.低温保存2周后,丙酮、乙醇固定切片的TNF-α阳性表达低于即刻染色组,但F4/80表达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不同固定液对冷冻切片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有影响.丙酮和乙醇固定液更适用于炎性组织冷冻切片的固定,是相对理想的固定液.
推荐文章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的应用体会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技术与方法
提高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的抗原修复技术
抗原修复法
组织预处理
免疫组织化学
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的应用
免疫组织化学
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6种固定液对小鼠皮肤急性炎性反应冷冻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效果的比较
来源期刊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固定液 冷冻切片 急性炎性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3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28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5340.2020.01.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雪来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外科 17 35 3.0 5.0
2 宋岩彪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中心实验室 7 4 1.0 2.0
3 张创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外科 6 9 2.0 3.0
4 靳晓次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动物实验中心 6 4 1.0 2.0
5 曹学会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外科 5 2 1.0 1.0
6 杜娟 吉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18 41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固定液
冷冻切片
急性炎性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季刊
2095-5340
11-9335/R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朝内北小街2号
201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89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