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通信窃听问题,以“内生安全光通信理论与技术研究”项目为研究背景,从信息层面、载波层面和调制后的信号层面,介绍了光纤物理层安全传输的现有技术发展.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噪声流加密的光纤物理层安全传输技术,将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的正交频分复用(DFTs-OFDM)引入基于正交幅度调制(QAM)的量子噪声流加密传输系统,在保证高频谱利用率的同时,有效抵御非合作方的窃听.研究结果表明:该传输技术实现了10 Gb/s的传输速率、无中继传输距离达300 km的光纤传输,且Q因子超过9,信息截获概率低于0.001%.
推荐文章
基于人工噪声的中继网络物理层安全传输机制
物理层安全
协作中继系统
人工噪声
基于时域参考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案
物理层安全
SIMO-OFDM
多天线随机加权
基于SDR平台的噪声聚合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软件无线电
无线物理层安全
噪声聚合
图像传输
一种基于人工噪声的MISO相关信道物理层安全方法
多入单出
相关信道
物理层安全
人工噪声
安全容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量子噪声流加密的光纤物理层安全传输技术
来源期刊 光通信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物理层安全传输 量子噪声流加密 正交频分复用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量子通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2
页数 5页 分类号 TN929.11
字数 28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921/j.cnki.issn1002-5561.2020.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杰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129 630 12.0 18.0
2 李亚杰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27 37 3.0 5.0
3 张旭 13 11 2.0 2.0
4 涂志伟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2 0 0.0 0.0
5 张会彬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5 8 1.0 2.0
6 雷超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物理层安全传输
量子噪声流加密
正交频分复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通信技术
月刊
1002-5561
45-1160/TN
大16开
广西桂林市5号信箱
48-126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3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76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