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江西科学       
摘要:
本实验分离、鉴定和扩增了扁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TsNPV.初步的生测实验表明:1×107 PIB/mL、1×106 PIB/mL、1×105 PIB/mL、1×104 PIB/mL、1×103 PIB/mL感染扁刺蛾幼虫后2 d内扁刺蛾幼虫出现了死亡;扁刺蛾幼虫死亡率随着感染剂量增加而相应提高,1×107 PIB/mL、1×106 PIB/mL、1×105 PIB/mL 3个浓度感染扁刺蛾幼虫后8-9 d内,扁刺蛾幼虫死亡率都达到了100%;1×107 PIB/mL、1×106 PIB/mL、1×105 PIB/mL 3个浓度的的半至死时间都为4 d左右、1×104 PIB/mL、1×103 PIB/mL、1×102 PIB/mL、1×101 PIB/mL的4个浓度的半至死时间分别为6d、7d、8d和8d,表明此毒株具有很好的杀虫效果.
推荐文章
一株羽毛角蛋白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
角蛋白降解菌
角蛋白酶
羽毛角蛋白
黄单胞菌DHHJ
2 株副流感病毒株的分离与鉴定
副流感病毒
血凝抑制试验
呼吸道病毒单克隆抗体
一株DMP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16SrDNA
降解动力学
降解基因
中间代谢物
一株喹啉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
喹啉
降解菌株
筛选
鉴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株扁刺蛾病毒TsNPV的分离鉴定
来源期刊 江西科学 学科
关键词 扁刺蛾 扁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生物防治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生命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93
页数 4页 分类号 S476.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990/j.issn1001-3679.2020.01.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金昌 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7 122 7.0 10.0
2 靳亮 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18 40 3.0 5.0
3 占智高 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6 6 2.0 2.0
4 刘卓荣 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9 7 2.0 2.0
5 关丽梅 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9 20 2.0 4.0
6 况文东 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扁刺蛾
扁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生物防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西科学
双月刊
1001-3679
36-1093/N
大16开
198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3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78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