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香港“80后”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当下香港青年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转向。在扬弃物质主义、转向后物质主义的文化潮流中,香港“80后”导演的电影作品也出现了值得关注的审美转型:一方面,忧郁的情感基调冒起,呼应了对物质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反思;另一方面,理想主义的乌托邦书写增多,体现了后物质主义新兴价值观引导下萌生的另类想象。可以说,香港“80后”的文化转向不仅激化了近年香港电影的内容更新,也触发了其在情感结构和审美趣味上的范式转型。同时,对香港“80后”现象的探究,启迪我们开放一种平行研究视野,观照后物质主义转向在“80后”青年身上的适切性,进而挖掘“80后”这一时间维度概念在空间维度上的文化意义。
推荐文章
由香港导演北上探索之路浅析香港电影转变
香港导演北上
转变
多元化
香港明星喜剧电影形式评析
喜剧
香港
周星驰
表现形式
审美
清末民初时期的香港茶市——以《香港华字日报》刊文为例
孙义顺
龙井茶
乌龙茶
普洱茶
《香港华字日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香港“80后”的文化与审美转向:以近年香港电影为例
来源期刊 文化研究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80后 后物质主义 香港电影 理想主义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36
页数 17页 分类号 G6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霍胜侠 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80后
后物质主义
香港电影
理想主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化研究
季刊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华龙大厦B座1605室社会科
2-2985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