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917年8月,《新青年》杂志发表《以美育代替宗教》之演讲稿,提出舍宗教而易之以纯粹之美育,其时暮气沉沉的中国画开始受到质疑与拷问。1918年,蔡元培发起成立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留学欧美或日本的李毅士、吴法鼎、郑锦、徐悲鸿和本土画家陈师曾、贺良朴等为导师,兼容中西的导向开始萌芽。
推荐文章
当代艺术研究
艺术哲学
艺术的本质
本土艺术
时代的步伐
中国当代艺术铸件
雕塑创作
铸造技术
艺术品
浅谈影响中国当代艺术的三个因素
当代艺术
西方影响
中国文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打破形式迷雾 回归生命本体——对重建当代艺术精神图谱的反思
来源期刊 爱尚美术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新青年》杂志 陈师曾 生命本体 蔡元培 美育 演讲稿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81
页数 4页 分类号 G6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青年》杂志
陈师曾
生命本体
蔡元培
美育
演讲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爱尚美术
双月刊
2096-3254
37-1511/J
8开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舜耕路20号佛山静院C
24-271
201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