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位于浙江萧山北部的南沙地区常年受境内钱塘江冲击,因而形成了与浙江"七山二水一分田"传统地貌格局有着鲜明差异的平原景观,自"三亹演变"伊始,这种特殊的地理面貌不仅成为这里聚落形态结构的基础,也在成为杭州都会副中心之后,为城市扩张提供了可观的土地资源.萧山城郊的山水格局及聚落形态自清末伊始,在不断"重写"(palimpsest)中缓慢演变,当地百姓对土地的态度,历经了救治、抵抗、利用、扩张、占据直至高附加值利用数个阶段,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阡陌纵横的独特平原聚落结构,孕育了巨量的自发性建造现象,亟待记录和研究.以萧山南沙的国土景观形态历史梳理为基础,概括南沙地区的围垦水利工程的诸阶段,提炼当地人地关系的演变过程.
推荐文章
萧山“自造”浙江萧山南沙地区当代乡土住宅的自发性建造的研究
自组织
乡土住宅
自发性建造
形态演变
萧山
宁绍平原圩田景观解析
风景园林
传统人居环境
圩田景观
宁绍平原
圩田景观研究形态、功能及影响探讨
风景园林
乡土景观
圩田
关中传统乡村聚落院落景观形态演变探析
传统聚落
院落景观
空间形态
演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海涂到新城——浙江萧山南沙地区圩田景观和聚落形态的历史演变
来源期刊 风景园林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萧山南沙 聚落形态 海塘 新城 圩田景观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96
页数 6页 分类号 TU986
字数 768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4085/j.fjyl.2020.03.0091.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段威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19 17 3.0 3.0
2 梁彤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萧山南沙
聚落形态
海塘
新城
圩田景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风景园林
月刊
1673-1530
11-5366/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北京林业大学学研中心A1305
80-402
200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8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18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