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霍耐特的"为承认而斗争"理论调和了哈贝马斯的道德洞见和马克思的物质兴趣,通过"劳动"概念的分析来揭示马克思阶级斗争学说体系中的内在矛盾,意在揭示社会冲突的道德逻辑,从而重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合法性.这代表了社会批判理论的一种转向.霍耐特过多地关注社会冲突的道德文化根源,而低估了社会结构体系对主体间性关系的破坏,致使承认理论中物质性和道德性之间的分离,其理论本身的解释力也大打折扣.回到马克思,使霍耐特承认理论能在当代"社会冲突"诠释中具有更大的政治实践价值,这正是当代政治哲学努力的方向.
推荐文章
马克思社会建构理论中的双重维度及当代意蕴
马克思
社会建构理论
个体维度
辩证矛盾
改革开放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与中国社会建设
马克思
市民社会
社会建设
强国家 - 强社会
浅析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
马克思
市民社会
国家
邓小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逻辑
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实现逻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社会冲突的双重逻辑:在马克思与霍耐特之间
来源期刊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学科
关键词 社会冲突 承认 劳动 道德 物质 解放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6-232
页数 1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社会冲突
承认
劳动
道德
物质
解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年刊
32开
上海市复旦大学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5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