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分析担载碱金属Na的酸洗煤热解产物的浓度分布、化学结构与微观结构,研究碱金属对煤衍生碳黑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热解产物的粒数与质量浓度分布分别在0.12μm与0.20μm附近存在峰值,无Na酸洗煤超细颗粒生成量较多;随着煤中含量增加,热解使Na先赋存于半焦中,抑制焦油的释放;之后过量的Na气化并抑制焦油向碳黑转化;Na可增加样品中含氧官能团含量,减少脂肪族化合物尤其是短链或支链化程度较高脂肪族化合物含量、增加芳香族化合物含量并降低芳香环稠化度;气化的Na可以造成碳黑微晶体晶格缺陷,形成一些嵌套或类晶体特异结构.
推荐文章
碱金属对煤热解和气化反应速率的影响
碱金属
煤热解
煤气化
反应速率
碱金属对煤与生物质热解后微观结构的影响
碱金属
煤焦
碳微晶结构
官能团
热解温度与碱金属对生物质热解碳烟氧化活性的影响
生物质
热解温度
碳烟
氧化活性
碱金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煤热解过程中碱金属对碳黑形成的影响
来源期刊 燃烧科学与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碳黑 煤热解 焦油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4
页数 7页 分类号 TK224.1
字数 47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15/rskxjs.R201902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少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272 4355 33.0 51.0
2 高建民 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44 176 7.0 12.0
3 杜谦 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40 299 9.0 16.0
4 董鹤鸣 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6 80 4.0 6.0
5 李顿 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2 0 0.0 0.0
6 崔朝阳 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碳黑
煤热解
焦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燃烧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1006-8740
12-1240/TK
大16开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天津大学校内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8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16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