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小议通阳法之源,《内经》提出“解郁”思想、《伤寒杂病论》之“通阳”思想,开“通阳法”之先河,叶天士在继承的基础上,认为温病通阳以“甘淡祛湿”为总纲,以“甘淡祛湿”而达“祛湿通阳”,其法当应宣通三焦、恢复气机、恢复脏腑功能.
推荐文章
试析"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湿温
通阳
利小便
浅谈"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临床应用
通阳
利小便
燥湿同形同病
温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刍议“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来源期刊 现代中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叶天士 通阳 刍议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424/j.cnki.mtcm.2020.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红礼 7 8 1.0 2.0
2 丁井永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叶天士
通阳
刍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中医药
双月刊
1672-0571
61-1397/R
大16开
陕西省咸阳市世纪大道中段
52-2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3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087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