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旨在通过樊祖荫先生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来探讨其作为音乐理论家的研究“技艺”内涵,作为音乐史学家的研究“技艺”分析,和作为音乐教育家致力于音乐教育而形成理论与实践的乐教“技艺”升华.试图在研究中认识樊祖荫先生和声“中国化”研究在20世纪以来中国音乐学术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发现其长期生活、工作在中国音乐学院而体现出薪火相传的精神历史作用,最终观测以樊祖荫先生作为代表的“中国乐派”是如何在自身研究中科学处理古今和中西四个维度的研究策略.
推荐文章
新时期侨务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新时期
侨务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创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探究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基本原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教育与历史的视界融合——樊祖荫先生和声“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的学理探究
来源期刊 中国音乐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和声学 中国当代音乐史学 樊祖荫 “中国化”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栏目:樊祖荫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62
页数 8页 分类号 J60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812/j.cnki.cn11-1379/j.2020.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夏滟洲 40 93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和声学
中国当代音乐史学
樊祖荫
“中国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音乐
双月刊
1002-9923
11-1379/J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德外丝竹园
2-26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8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199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