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作为"新月派"的创始人,徐志摩的诗歌节奏浑然天成;他的诗意象柔美、意境悠长,言辞的背后具有特殊的音乐效果.但对于徐诗音乐性的成因,人们往往看到了"显性"的因素而忽视了相辅相成的"隐性"因素,如浓烈地感受到徐诗的"洋味"而无视徐诗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土渣渣";往往意识到徐诗"深受19世纪英美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而忽视了徐诗对中国传统格律诗的借鉴;看到了徐诗以"白话"入诗而音韵盎然的特点,认为徐诗掌握了"口语的自然节奏",而实际上徐诗的白话语言是一种经过了提炼、为了诗歌的音乐性改变了节奏的"文白夹杂"的语言.土洋结合、中西合璧、文白夹杂是徐诗音乐性独特魅力的主要因素,确保了徐诗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人间四月天"的显赫地位,其实质是徐志摩对中国新诗独特个性和艺术自由的矢志不渝的追求,而这正是中国新诗乃至整个新文化运动的精髓所在.
推荐文章
探究《琵琶行》音乐性反射的现实主义内涵
白居易
《琵琶行》
音乐性
现实主义
论交响乐芬兰颂中的音乐性和非音乐性内容
交响乐《芬兰颂》
音乐性内容
非音乐性内容
农业劳动工具的工具性与音乐性相结合问题
农业劳动工具
音乐
工具性
音乐性
语篇中的评价:显性与隐性
评价
显性
隐性
描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徐志摩诗歌音乐性构成的显性与隐性因素
来源期刊 江汉学术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徐志摩 现代诗歌 现代诗歌史 诗歌节奏 音乐性 中西合璧 文白夹杂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教育部名栏_现当代诗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61
页数 8页 分类号 I205.25
字数 77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388/j.cnki.cn42-1843/c.2020.02.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强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39 350 8.0 18.0
2 缪惠莲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15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徐志摩
现代诗歌
现代诗歌史
诗歌节奏
音乐性
中西合璧
文白夹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汉学术
双月刊
2095-5634
42-1843/C
大16开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4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95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