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龙树《中观论》是佛教哲学的代表作,共有二十七品。各品中阐述了中观终极派观点,即一切法性亦空,空而亦无,空生一切法的佛教最高哲学观。从而解释利弊、好坏、轮回、涅槃、生死、病老等有为法的分类与作用。中观派亦持因缘起故本性空,因本性空故一切有为的观点。这是中观派的主要认识观。本论文依照古今大智者对龙树《中观论》各种阐释为依据,结合现代研究方法,解读中观第二品的词义,了解该著作的历史价值和理论地位。
推荐文章
中国哲学史上的基本范畴之"五行"
中国哲学史
基本范畴
五行
浅谈潮绣发展史
潮绣
潮州
刺绣
发展史
历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谈中观论第二品词义及其在佛教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来源期刊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佛教哲学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2-136
页数 15页 分类号 G7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拉巴次旦 西藏大学文学院 6 7 2.0 2.0
2 嘎玛次仁 西藏大学文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佛教哲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
季刊
1674-9243
63-1072/C
西宁市八一中路3号
56-15
出版文献量(篇)
72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